紫砂壺藝
目前早期壺,數量不多,壺友之間都強調就是在玩土胎,那麼早期壺的土胎有何特色?大家常聽到的要帶什麼顏色的粒子,換個角度來說說,早期土胎的個人見解。「不養自亮」、「單純」──就是早期土的特色。
一般目前我們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早期壺,大都還是較像目前的商品壺之品質。做工較粗放,是以寫實傳神為主,在造型、神韻、做工、土胎、火候、都是時而可見佳作。
◎ 如何選購一把好壺 談壺藝,如何挑選到一把好壺,豈只是新生入門的難題,對壺藝專研多年的老手,同樣是一個嚴肅的課題。紫砂壺既是著重功能性的實用品,自己看順眼、喜歡、自然、欣賞、所以,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、作者的工藝和藝術三方面獲得肯定。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,不妨就這三個重點加以考量。§ 實用性 壺是用於泡茶注茶的。所以,選購時不妨先就其實用性與功能加以考量。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的恰當,壺把的便於端拿,壺嘴出水的流暢,讓品茗沏茶得以得心應手。因此,選購一把好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,考量壺的容量,壺嘴出水的順暢,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。因為,透過使用上的舒適感,可以產生情感,培養個人之興趣愉悅身心。§ 工藝性 工藝性是指製作的技術水準,也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。一把好壺除了壺的流、把、鈕、蓋、肩、腹、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,點、線、面的過渡轉折交待清楚與流暢。尚須審視其「泥、形、款、功」四方面的施藝水準。
§ 藝術性 藝術是一種「源於生活,高於生活」的藝術創作形式。一把好的壺,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製作技巧,還要自己看的順眼,適材適用及製作的手法等等、壺藝本身就是情感、每件美的作品,必須能夠發抒藝術的語言。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,總之,藝術要有決斷、要樸素、要率真,要達到形、神、氣、態兼備,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。◎ 談壺藝鑑賞 今天在壺的造型藝術上日臻完美、豐富,如何鑑別和欣賞,即對於壺的藝術應持怎樣的審美觀點,直接影響了製作者的創作構思。所以,必要談談壺藝術的審美觀問題。壺藝具有它獨特性,如泥原料的蘊藏占盡地利;成型技法以泥片鑲接及拍打身筒為主要的成型技法,區別於其它陶瓷行業的各種成型法則。並聯繫到裝飾上的文化層次等等,這些都應該是工藝所己具備的審美因素。面對一件具體的作品如何來加以鑑賞呢?從傳統的造型來分析,在每件器形的結構中,根據造形藝術的理論和法則,都是由點、線、面組成的主體與附件如壺的嘴、把、口、底、足、蓋的子等等的配置關係,各個方面的比例恰當與否,外輪廓線的結構上的緩衝過渡,明暗面的技法(即製作手法)處理,空間與實體所形成的虛實對比等等。 審美,可以總結為形、神、氣、態這四個要素形成。形,即形式的美,是指作品的外輪廓,也就是具象的片面;神,即神韻,一樣能令人意遠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;氣;即氣質,陶藝所內涵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;態,即形態,作品的高、低、肥、瘦、剛、柔、方、圓的各種座姿態。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,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、不管它是大或小、壺嘴是曲是直,蓋子是盎是平,形制是高是矮,都在乎有趣,有趣才能產生感情,愉悅、百玩不厭。 當然,作為一件實用工藝品,它的適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,使用上的舒適感可以愉悅身心,引起興緻。因此,也就要依據飲茶的習慣,有選擇地考慮壺身的容量,壺嘴的出水流暢,壺把的端拿省力舒適等等。這些都是必須作為具體範圍的內容來考慮的。 ◎ 試談壺藝的造型美 一、壺體的均衡與調和 壺的嘴和把對主體的結構均衡有著很大的影響。壺體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過重,或是壺把向外回轉得過大,都會使造型重心偏離中軸。若嘴和把在壺體兩側的位置和空間安排不當時,也會影響造型的均衡、好壺應該三點均衡、造型自然生動活潑之感。設計上的對比與調和是利甪壺身各部的異同來表現。壺體量的大小、造型的大方、線條的曲直、坯質的優劣、色彩的冷暖等,都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。壺藝中對比與調和經常是交錯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,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觀。 一把壺的鈕部和壺身,設計者往往用以小對大的手法,做成這兩者在體量上的大小對比,同時又把壺鈕造成壺身的形狀,使兩者的設計在對比中取在形體和輪廓上,它的體面方圓結合,線條曲直並蓄,但是作者又在明確的對比中運用線、面、體等平線的過度和銜接,來取得整體造型的統一協調。 加強造型的特點和裝飾性,是取得造型整體感的重要因素。如把在壺體上回轉構成的兩形空間,若可呼應主體形狀或其線條的特點,則可達到加強整體感的作用、又如在壺底加上支腳,將壺體架空;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樑,或是以簡單的橋形壺鈕形成壺頂的透空位,這些手法增強造型的氣勢。 壺的口、頸、肩、腹、足、底、蓋、鈕、嘴、把、流等相對於整體而言都是局部。這些細部都要統一在整體設計中。它們要整體的自然美,並要做到與整體有機的結合。 壺的口沿、底邊、圈足都是造型的局部,也是造型變化的細部。這些口沿、底邊與圈足的轉接線條要交待明確,乾淨利落,致使造型能與人感覺舒服。壺蓋,結構可分為三類:一般因成型工藝的侷限,所以嵌蓋形式較多。但壺無釉,手工形成精細,所以嵌、截、壓蓋結構兼有、從壺口與壺蓋結合上看,嵌蓋和壓蓋結構形式變化豐富,而截蓋的結構則使壺體與蓋面連接一體,加強造型的整體性、無論是用那種結構的壺蓋,在整體造型上都要做到「貫氣」,即使有肩有頸的壺體,也要注意蓋面與壺體或肩部的輪廓相貫通。 嘴、把和壺體的銜接形式,由於以手工成型,嘴和把與主體的銜接多採用過渡線結構。主體分接合的相貫線結構形式,而過渡線結構則較少。採用暗接法或過渡線結構形式的特點是嘴、把與主體銜接過渡自然,造成整體感強,「若自然生成」,壺把和嘴部是壺體肩線的延伸,銜接自然,造型渾然一體、這種結構,外形明確,線條交待乾淨利落。
二、壺──造型形態 壺則甪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基本手工成型,這使宜興陶工不單可製作圓形等類的對稱形體,亦可做出許多非對稱和有雕塑感的壺類。這種有機造型的形體,具有上下、前後、左右三度空間,造型是通過周視效果來表現其整體統一感,其設計是多層次的結構變化。設計者把造型最富變化的線、面、體表現在壺體的主觀面,通過視覺的流動,使各部分造型在連續變化中取得的溶合。視覺上的回環轉向來表達自然的變化感。結構,是方便使用和存放時節省空間。組合結構除要滿足實用功能外,在造型上也要取得各組合件的變化與統一。除符合茶具的使用功能外,更充分利甪原料性能和成型工藝的長處。以竹爐茶具為例,它以傳統中最熟悉的竹為題材。在造型結構上,設計者以上段竹幹的空間為容水的壺體,配上嘴、等附件,做成茶壺、造形與結構分拆開都能達到局部與整體的統一。從這裡可以說明,生活品質不段的變化,創作者必然會生產出功能和結構上需突破設計,而這種創作意念,正是工藝發展的本體動力。 ◎ 如何養一把漂亮的壺 如何養一把漂亮的壺?這是每一個壺藝愛好者最常討論,想要深入了解的問題。在此,筆者願意提供個人多年來養壺的淺見,供壺藝同好做為參考。第一、明辨土胎好養壺 紫砂壺最傲人之處,在於紫砂泥料的特殊性;養壺成功的秘訣,首重於紫砂泥料的優劣。上等的泥料,讓您養壺事半功倍,倍嚐養壺的樂趣與成就;劣等的泥料,則讓您徒勞無功,食而無味,徒呼負負。所以,慎選紫砂泥料,是您養壺成功的第一步。 第二、確實滌淨壺身 若是新壺必先除去塗抹在壺身上之凡士林(可用煮沸法或沙拉脫洗淨);若是舊壺則應洗淨沾染壺身之積垢。無論新壺、舊壺若能先還其乾淨之貌,則有利於爾後泡茶時,茶油吸附於壺身。第三、勤泡茶、勤擦拭 我們必須透過泡茶的過程,把玩茶壺以怡情養性,同時讓壺身藉由泡茶吸附茶油於壺壁;並於沖泡完茶時,滌淨壺身並甪柔細乾布趁熱擦拭壺身,因壺溫較高時,茶壺本身的毛細孔會略為擴張,水氣會呈現在茶壺的表面。此時,若用一條柔細乾布,把整個壺面拭遍,即可藉由熱水之溫度,將壺身擦拭得更溫潤明亮。第四、注意事項
壺藝經過長期的發展,陶工創制了不少精練別緻的壺樣,這些設計都蘊含著很多美學觀念。所以壺的造型美是一個很值得專研的題目。 ◎ 穩定性 壺的基本造型上要符合穩的要求,所以壺底的大小就在視覺上影響壺的穩定性,壺體的肩、腹部位的變化,也影響著整體造型的重心和穩定性、壺體比較矮,底部較大,造型重心就下降,在視覺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穩或壓重感。又如壺體較高,底部較小,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軸上升而產生輕巧和生動感。它的形體比較高,為求造型穩重大方,所以壺底就做得較大,使其外觀均稱。又如小型竹節壺,它的肩腹重心位置靠上,而足根上部內斂,所以造型就顯得輕巧。壺底以三乳釘狀支腳架空,使造型穩而不重。 |
新竹縣竹東鎮三重一路83號6樓,客服專線 : 0919-971069 ,信箱 : vickipeng888@gmail.com,營業時間 : 13:00~18:00( 採預約制,勿親自來訪) |